病毒性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5岁高以翔意外猝死别再透支自己了,你的 [复制链接]

1#
白斑医院有哪些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14286.html

11月27日,台湾艺人高以翔录制节目时不幸去世,医院最终宣布为心源性猝死。

高以翔公司和《追我吧》节目组均已发布声明确认。

《追我吧》节目组发声明称,经过2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医院最终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今年,高以翔仅仅只有35岁,可是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了。

35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好的一个年纪。刚刚褪去了青涩,收获了成熟。大家还在期待他的综艺节目,希望他会出演更多的角色。可是,谁也不曾想到,看上去身体如此强壮的他,在晕倒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这个意外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重。

身高1.95米,作为健身运动达人的高以翔,怎么好好地就去世了?

记者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丁亚辉主任医师,他分析道:“可以看出他(高以翔)基本身体素质是好的,健康的年轻人大概率不会是冠心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最有可能的是感冒加上过度疲劳导致了重症心肌炎,心肌炎诱发了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一场感冒加上过度疲劳就能让一个正值壮年、经常健身的人失去生命,更何况是我们这些为生活打拼,常年劳累、熬夜的人呢。

前年有一个25岁的快递小哥,老家是内蒙古的,独自一人在杭州打拼。双十一时晚上经常工作到很晚,那段时间天气冷再加上太累,他感冒发烧了,还出现胸痛,在家熬了一整天,实在熬医院。一检查,心电图显示有室性早搏,心肌酶谱很高,确诊为重症心肌炎。入院后,心肌炎引起室颤,医护人员为他除了20多次颤也没能把他拉回来,连ECMO都没来得及上机,小伙便去世了。从入院到死亡,仅四五个小时。

所谓的世事无常,或许就是这样。

一直身体无恙,保持运动的高以翔,突然离世的消息,再一次刷新了我们对死亡的认知。各行各业的朋友,开始相互宽慰,工作无止境,生命更可贵。

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只有一次。而且,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因亲情、友情和爱情,有了更多的牵肠挂肚和无法割舍。

因为希望身边的人可以生活的更好,所以很多人都在拼了命的努力,为了一个家庭负重前行。

32岁的海归博士于娟,是复旦大学优秀教师,有一个一岁多的儿子,和相亲相爱的老公。

因为想在最短的时间评上副教授,她不断地熬夜加班,透支自己的身体。那时于娟总想着自己还年轻,再苦再累都可以承受。

偶尔身体不舒服,她也没有放在心上,觉得没有什么大碍。可是,当她有医院的时候,被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最晚期。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她开设了名为“活着就是王道”的微博,告诫所有的网友: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本想着努力工作,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可是,无限制地透支自己的身体,拿健康做交换,终有一天,也会被反噬。

再好的工作,没有健康的身体,何谈赚钱养家,何谈陪伴孩子长大?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是一场轮回。

父母爱孩子,以一切为代价,而孩子何尝不是呢?

路子宽的爸爸是一名大货车的司机,常年跑运输。可是,有一段时间他却开始流鼻血,经常还会脸色苍白,浑身难受。

他以为自己是没日没夜的开车,操劳过度所致。只是,调理一段时间后,病情却并没有好转,在北京做了检查后,才发现路爸爸患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移植需要一大笔钱,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只能选择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好。因为他身体出现了抗药性,只能通过骨髓移植才能保命。

经过配型化验,11岁的路子宽和父亲的骨髓配型成功。

然而,骨髓移植的最低体重标准是90斤,而路子宽只有60斤。

为了救爸爸,他开始增肥。

别人一天三顿饭,他一天五顿饭,即使吃到想吐,撑得难受。可是,一想到只有自己才能救爸爸,他都是大口大口地吃。

一边哭一边吃的路子宽,多像是那些为了生活,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却依旧在努力的父母们。

我们总说,为人父母只能选择坚强。可是,却不知道有了孩子之后,除了坚强,我们才更要注重自己的健康。

别仗着自己年轻,就肆意挥霍自己的健康,总以为现在不计后果地拼命工作,以后就能有钱有时间享受生活。

那些熬过的夜、加过的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已暗中标好了价钱,在向你的生命索要报酬。

据统计,猝死现如今已经成为危害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中国猝死人口高达56万左右,90%都是年轻人。

有数据统计,85%的猝死发生在家中,其中约50%被家庭成员目击。研究表明,猝死急救的“*金时间”只有4-6分钟,如果在猝死发生的第一时间,身边的人能及时开展正确的心肺复苏等急救,将大大提高急救成功率。每延迟1分钟,心肺复苏成功率就下降10%。

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并不会识别猝死的症状,延误了抢救的*金时间。或者不懂如何急救,打了后,就只能手足无措地在一旁焦急地等待救护车的到来,许多患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失去生命。

遇到他人心脏骤停,应如何抓住*金时间抢救?更为重要的是,平时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心脏疾病找上门呢?下面这些知识你一定要掌握——

心肺复苏是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但是,按压胸口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要做到规范操作,并不简单。

以下为遇到“猝死”患者时,进行救助的正确方式——

第一步:先拨打急救电话,简要说明情况和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施救者两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5-6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次。

第三步:将患者下颌抬起,头部后仰,开通气道。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第四步:现场如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胸外心脏按压之后,立即配合使用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猝死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比春夏要高出20%左右,这和天气寒冷有很大的关系。寒冷是心脏疾病加重、恶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外在因素之一,寒冷会引发血管收缩,从而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

做到7点远离“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不分年龄,人人都应时刻保持敬畏。想在运动过程中远离危险,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No.1运动前排查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

No.2保证充分的热身

运动前热身,能让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

热身一般占总运动时间的10%~20%。冬天天冷,热身时间要适当延长。

No.3运动量不宜过大

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高风险的竞技运动,不提倡未经训练的人参加马拉松全程跑。

长跑有利于心脏健康,但要循序渐进。初练者一般从~米开始,或持续20~30分钟。

No.4及时补充能量

长时间运动,应及时补充运动饮料、能量棒、盐丸。建议每跑5公里喝~毫升水。夏天饮用水要保持在8~12摄氏度,冬天保证水温在30~40摄氏度。

No.5感冒、发烧不运动

有些人认为跑跑步、出出汗,感冒自然就好了。

事实上正相反,因为感冒发烧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易于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性心肌炎。

在自身很疲惫、熬夜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剧烈运动。

No.6运动中不适别硬撑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很明显的气喘、胸闷、胸痛,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千万不要硬撑。

No.7跑步后不要立刻停步

跑步结束不要立刻停下来,最好能走上10~20分钟,同时做深呼吸,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可配合做一些静态拉伸动作,比如弓步压腿、侧压腿等。同时,不能马上洗澡、吹风或用空调等。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我们永远不知道,好好爱自己,珍爱生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