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霞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数十载,擅长治疗肝胆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经长期临床探索,形成了独到的辨证及用药特色,现就张老应用五苓散临证治验四则介绍如下,以反应其应用五苓散经验之一斑。
1、肝性胸水
韩某,男,43岁,教师。年5月3日就诊,患“肝炎后肝硬化”2年余。近半月胸胁不舒,逐日加重,渐致呼吸困难,动则气促,伴身困乏力,食欲般,小便不利,大便略溏,1~2次/d,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大量”。辨证:患者久病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致气虚血瘀,水湿内停,壅阻肺气,属本虚标实之证。治以健脾益气固本为主,化瘀行水为辅,方予五苓散加味:茯苓、生*芪各30g,炒白术、丹参各30g,猪苓15g,葶苈子、白芥子各10g,桂枝9g,大枣4枚。1剂/d,水煎服。随证加减治疗1月余,患者诸证渐消,X线胸片复查“胸腔积液已消”,后改予健脾益气,软坚散结之剂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复发。
按:肝性胸水之形成,多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亏损,以致气、血、水停积胸腔有关。如脾胃健运,则水湿自除,故方中以大剂量*芪、白术健脾益气为主,助脾之运化,杜绝生水之源。“水血同源”,“血不利贝4为水”,故辅以丹参、茯苓、泽泻、猪苓等利水渗湿,化瘀通络,水瘀并治。方中诸药配合,扶正与祛邪兼顾,气、血、水三者并调,其效颇佳。
2、心包积液
陈某,男,33岁,农民。年12月26日就诊。患者素体较强,1月前突然发热,伴胸满憋闷,气促,微咳,无咳血及胸痛,动则心悸、汗出。医院诊断为“病*性心肌炎并心包积液”。曾经西药治疗近半月,发热已退,咳止,余证无明显变化,遂来我院。查体;T36.4。C,P次/rain,颈静脉怒张,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律不齐,有早搏3~4次/min,心音遥远,低钝,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肿大,肝颈回流征阳性,脾未触及,下肢不肿。化验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抗“O”阴性。心电图提示:T波低平,有早搏。触其四肢欠温,舌质淡略暗苔薄白,脉细弱。辨证属心阳气不足,无力温运血脉,血瘀水停。治宜以温阳益气,化瘀行水。方予五苓散加味:*芪、茯苓各60g,白茅根、丹参各30g,白术20g,桂枝、炙甘草、猪苓、薤白各10g,栝楼皮、半夏各12g。随证加减,2O余剂后诸证皆消,复查心电图基本正常。心包积液消除。
按:本证为本虚标实之证,乃因心之阳气亏虚,胸阳不振,无力温运血脉,致血液瘀滞,水湿蕴积,治血治水,当先治气。故方中*芪、白术为主药,大补元阳之气而升清,辅以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合栝楼皮、薤白、丹参、半夏等通阳化瘀,宽胸利水,茯苓、猪苓、泽泻、白茅根利水渗湿而降浊。治疗关键在于益气温阳,调畅气机,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气血和调,而水饮瘀血自去。
3、结石性胆囊炎并胆囊积液
何某,女,46岁,干部。年6月3日就诊。发现结石性胆囊炎2年余。近20年来右上腹胀痛加重,脘胁胀满,不思饮食。B超示: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积液。曾服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不佳,遂前来治疗。证见;胁肋胀满疼痛而拒按,脘腹痞满,恶心厌油,口干口苦不欲饮,暖气不舒,大便溏,舌质淡红、苔白微*,脉滑。中医辨证:湿热蕴结肝胆,胆道瘀阻,水瘀互结。治以舒肝利胆,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方以五苓散合四逆散化裁:茯苓60g,泽泻、柴胡、枳实、海金砂各15g,猪苓、桂枝、桃仁、红花各10g,白芍20g,甘草6g,7剂,水煎服。二诊时胁肋胀痛已明显减轻,守前法进退,又14剂,诸证皆消。B超示:胆石排除,积液消除,唯胆囊璧略厚毛糙。
按:慢性胆石症,每因胆石阻塞,机械或炎症因素等致胆汁淤积,囊内分泌物增加,引起胆囊积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不利则为水,气、血、水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而致病情加重。本例治疗,以舒肝利胆为主,方中以四逆散、金钱草、海金砂舒肝利胆,缓急止痛,意在缓解胆管平滑肌痉挛,使结石松动移位,解除胆道梗阻,配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环,减少局部炎症水肿和渗出;用五苓散淡渗利水,导热下行,使湿热俱解,邪从小便而出。诸药合用,集疏、导、利、通与一炉,符合中医“六腑以通为用”之旨,而获桴鼓之效。
4、左肾结石并肾盂肾炎
王某,女,42岁,职员。年3月16日初诊。十余日来,腰腹胀痛如坠,或时作绞痛,少腹拘急,小便频急,排尿灼热刺痛,小便*赤,舌质稍红、苔*略厚,脉弦滑数。双肾区叩击痛明显,曾在外院检查,诊断为:“左肾积水并结石,肾盂肾炎”,经西药治疗效不佳。中医辨证:湿热蕴结,气血受阻,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治以清热利水通淋,佐以行气活血通络。方予五苓散加味:革薜、连翘各15g,金钱草、车前子各30g,海金砂20g,甘草梢、枳壳、猪苓、泽泻、桃仁、红花各10g,桂枝6g,水煎服。7剂后,腰部胀痛明显减轻,排尿渐利,苔转微*,脉小滑带数,仍守前法出入,继服7剂后,诸证皆消。B超复查结石、积水皆消,尿检正常。
按:本证乃湿热日久,热灼湿聚,化为沙石,湿热阻滞不通所致。治予金钱草、海金砂、革裤等清热利湿通淋,枳壳行气止痛,助石下行;诸淡渗利水之品配以桂枝,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桃仁、红花化瘀通络。
体会
五苓散源自《伤寒论》,具有通阳化气,健脾利水功效,主要用于外邪循太阳经脉传入膀胱,膀胱气化不利为病机的蓄水证和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为病机的水肿证。张老不拘古法,大凡临床上具有水湿内停病证者,每选用本方,从其临床应运来看,如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随证加减,可用于其它多种兼有水湿内停之病证。张老运用本方时,除根据不同病机做相应加减外,还特别重视对气血的调理,认为水湿内停与气机失调,瘀血内阻有着密切关系,治时注重气、血、水同时调理,使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水湿得消。值得临床工作者借鉴。
猜你喜欢:
与中医史上最大的浩劫,近代中医管理!
最好的全科医生就是中医,未来前途无量!
中医应全面终止《医师资格证》,改用临床考试!
世界都开放中医治疗,唯有中国还对中医设限!
与其规范“非法行医”,不如全面放开!
中国要实现全免费医疗,非中医不可!
治癌用西医必死,用中医应该这样治!
民间中医拿证难,难于上青天!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