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抢救了一个患者,是一个小男孩,16岁,正在上高中。
今年9月份开学回到学校的时候,他就感觉口干、多饮、喜欢喝饮料,未引起家长的注意。到了学校后,多饮、多尿的症状更明显了,一晚上起夜8-10次,伴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他虽然学过生物课,但是对糖尿病没有概念。
到10月底周末回到家里,孩子明显不想动,一直想喝饮料,仍然没有引起患者家长的重视,以为孩子“上火”了,喝饮料能帮助下一下“火”。
1周前,学校老师打电话告诉家长,说孩子病了,不能上课了,让接回家看病。
家长接回家后,医院就诊,而是在家里躺了两天。这两天孩子很少吃饭,一直躺在床上睡觉,直到第三天。孩子出现心慌、气短、恶心、胸憋、烦躁等情况,家长还是认为孩子“火气”大,到当地的诊所要求输点“下火”药。
到了诊所,医生一看,觉得孩子病重,害怕是“病*性心肌炎”,不敢给他们治疗,医院看病。然后就直奔我院来了。
到了我院急诊科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当时血压/97mmHg,心率次/分,血糖26mmol/L(随后化验糖化血红蛋白15.90%),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急查血气分析:PH值6.98,氧分压82mmHg,二氧化碳分压31.3mmHg,碳酸氢根7.1mmol/L,实际碱剩余-25.0mmol/L,乳酸5.8mmol/L。
大家对这些表述和数字可能没有概念。其实,孩子病的非常重,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不用说是在小诊所,就是在医院,都有可能抢救不过来了。
患者立即被收入重症病房:气管插管开通气道,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中心静脉置管开通液路,保证抢救药物及时输入,并监测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等。
积极静脉泵入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持续泵入胰岛素降糖、钾鎂液维持水电平衡、乌拉地尔控制血压、艾司洛尔控制心率,以及补液、抗感染、保护胃黏膜、对症、支持等多项抢救措施,持续抢救2天,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孩子是抢救过来了,但是,给人留下许多思考。
如果家长在9月孩子出现口干,多饮、喜喝饮料的时候,有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检查一下血糖,这一切都可以避免!
如果在10月份孩子明显不想动,一直想喝饮料的时候,医院检查,也不会出现后面的悲剧!
如果在学校老师让把孩子接回家的时候,医院检查,病情也没有这么凶险!
这一切,都源于家长、孩子及周围亲朋好友的无知!早看病,他本不应该如此病重的!
我们每天忙着看病治病,岂不知仍然有人这么无知!并且为无知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糖尿病宣传教育,任重而道远!
温馨提示
感谢您阅读本篇内容,如有其它相关问题,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