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老药新做,有何特点,什么原因
TUhjnbcbe - 2021/8/4 18:13:00

上周,我分享了一些逆势增长品种的销售数据,其中,有一类品种已上市多年,过去销售额较少,甚至没有销售,但最近几年销售额突然明显增长,属于圈内近些年常说的“老药新做”现象。

今天,我就简单聊聊“老药新做”的特点以及原因。

“老药”的两个典型特点:

1、要有临床使用证据

大部分老药,都是临床应用多年,且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是临床必须的药品,如维生素K1、去甲肾上腺素等。

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则必须有合法使用证据,这就是说明书适应症,这项内容最关键。

比如,艾地苯醌片,适应症寥寥两句话,却包含了心、脑血管相关科室的很多疾病。这样的适应症描述,绝对是前有古人,后无来者。

艾地苯醌片说明书适应症:慢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等所引起的脑功能损害。能改善主观症状、语言、焦虑、抑郁、记忆减退、智能下降等精神行为障碍。

再比如烟酰胺注射剂,说明书适应症如下:

烟酰胺注射剂说明书适应症:主要用于防治烟酸缺乏的糙皮病、病*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及少数洋地*中*等伴发的心律失常,有防治心脏传导阻滞的作用。

乍看,这适应症可用的疾病似乎并不多,但其中有个关键词,有点石成金的功效,这个词就是“防治”:是预防+治疗的意思,再加上烟酰胺属于维生素类,有很好的安全性,使得品种应用,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烟酰胺的同胞兄弟烟酸情况类似。

2、竞争厂家不多

很多老药的批文并不少,但真正有生产销售的厂家却不多。比如,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药监局已批准12个批文,但有销售纪录的仅有4个企业,其中,有两家企业带动整体市场快速增长。

注射用硫酸多粘菌素B的情况颇为典型,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批文,但产品上市后,一直没有生产销售,直到年,有高人重新运作,4年后销售额已超12亿元,这业绩,比很多重金研发的一类新药亮眼得多。

(数据来源:药海数据)

什么原因催生“老药新做”?

我觉得,这是三个关键*策共同作用下的特殊产物。

首先是价格*策。

此前,药价由发改委管理,设定最高零售价上限,但后来发改委不再管理药价,药价由企业自主确定,企业就有了自由定价权。

另外,全国各地药品招标*策要求,同一个厂家,只允许降价,不能涨价,这就导致已有厂家的价格,在多次招标后,价格不断下降,到最后价格低到无利可图,慢慢退出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短缺药品、低价药品目录。

现在,没有历史中标价格的企业,就可以自由定价。一些老药,才有了新生的机会。

其次是药品审评审批*策。

这些老药,大多是90年代左右的批文,当时对部分药品几乎不需要临床疗效证据,特别是对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的管理不规范,一些老药就能有超牛的合法说明书适应症。

而当前的药品再注册、一致性评价等*策,对此类药品没有明确要求,有些老药就成了一致性评价免疫品种,不怕被集采,企业、资本就敢花钱投入,重新运作。

第三是集采*策。

国家、各地方的集采大降价,使得很多品种利润空间被压缩,导致企业无药可卖,医院收入锐减。因此,有些老药,在企业调整价格后,医院欢迎。

你觉得“老药新做”的现象合理吗?还能持续多久?欢迎留言讨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药新做,有何特点,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