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依赖于心脏的“泵”功能。从我们出生到死亡,心脏无时无刻不在辛勤工作。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70次,每次泵血约70毫升,以此计算,一个人的一生,心脏泵血所做的功,大约相当于把3万公斤重的物体向上举到珠穆朗玛峰。
心脏由比邻而居的两家组成,左边那家是左心,把血泵到主动脉;右边那户是右心,把血泵到肺动脉。两家住得虽近,却并没有近道相通,想要去邻居家,那可是要翻山越岭才能相见。两家家境不错,都住着二层小楼,楼上的房间叫“房”,楼下的叫“室”。这两幢小楼都有门、有墙,墙内埋有水管和电路,但都没有窗户。
一个房子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门、墙、水、电有没有问题。与此相似,心脏常见的疾病,也无外乎是门、墙、水、电出了问题。
心脏之门,像花瓣一样,左心家的叫“二尖瓣”,右心家的叫“三尖瓣”。左心与主动脉之间的门叫“主动脉瓣”;右心与肺动脉之间的门叫“肺动脉瓣”。“砰砰”的心跳声就是心脏之门(瓣膜)关闭产生的。这四扇门只能单向开放,它们正常地、有规律地开放与关闭,保证了循环血液的流动方向,不会发生返流。血液由左心房经二尖瓣进入左心室,再由主动脉瓣进入主动脉,流进全身各级动脉分支,到毛细血管网,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脏器中,然后带走代谢废物并汇集到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由三尖瓣进入右心室,通过肺动脉瓣流入肺动脉,到肺部毛细血管网,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最后由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如果血液循环中,心脏的门不能完全敞开,只能开个狭窄的缝儿,叫“瓣膜狭窄”;而门不能完全关闭,总是留着缝儿,叫“瓣膜关闭不全”。家里的门坏了,要么修修补补继续使用,叫“瓣膜修补术”;要么换新门,叫“瓣膜置换术”。
心脏的墙,是由心肌细胞搭建的。心肌细胞墙的内和外还分别贴了“心内膜”和“心外膜”进行装修和加固。与房子坚固不动的墙壁不同,由于心肌细胞像弹簧一样可以伸缩,心肌墙节律地舒张和收缩,所以左心和右心两家的“房”和“室”可以规律地变大与缩小,从而完成心脏泵血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心脏的跳动是由心肌细胞完成的。心肌墙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先天因素导致的豆腐渣工程,就是交房时没有完工,左心和右心两家之间的墙上留了洞,俩邻居可以抄近道相见了,如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另一类是先天遗传或后天因素造成的心肌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异常,使得墙壁变厚或不规则,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病*性心肌炎等。
心脏的水管,叫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铺设在心肌墙外面并逐渐分支渗透到心肌墙内,其内的血液为心肌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如果冠脉阻塞不通(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细胞就会缺血缺氧甚至死亡,临床上称之为“冠心病”,轻者表现为心绞痛,重者则导致心肌梗死。家中下水道堵了,要么疏通,要么换新的管道。冠脉堵了同样有两种治疗方法:一是疏通,用钢丝捅开堵塞的冠脉,然后放个支架把塌陷的管道撑起来,这叫“支架置入术”;二是重建,在堵塞的老管道的上下游之间,重新搭建一个新的管道,让血液绕过堵塞部位,这叫“冠脉搭桥术”。
心脏的电路,叫“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的能放电的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电路的起点来源于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结合处的心外膜下),它每放电一次,心房肌墙内铺设的传导系统就能迅速把电流传导到左、右心房的每个角落,众多心房肌细胞会步调一致地跳动(收缩),然后电流汇集到房室结(房间隔下方右心房心内膜下),在这里电路会有一个短暂停顿(大约为0.05秒的时间),停顿之后心室肌墙内的传导系统会迅速把电流传递到左、右心室的每个角落,最后所有心室肌细胞就会同心同德一致跳动(收缩)。没有电流传导的间期,心房和心室的心肌细胞得以短暂休息(舒张)。如果电路的产生或传导出了故障,心跳的节律就会发生紊乱,即“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很多种。窦房结放电频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会导致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心脏电路起始于窦房结以外的放电,会导致早搏、房颤等;心脏电路传导异常时,会导致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
临床上,针对心脏的检查,其实就是检查心脏的门、墙、水、电,有没有发生异常以及异常发生在哪里。例如:心脏超声用于查看墙壁有没有漏洞、瓣膜门能否打得开关得严;冠脉CT或造影用于观察冠脉有没有堵塞以及堵塞发生在哪儿;心电图用于排查心脏的电路情况。医院就诊,医生若怀疑是心脏的问题,往往就会要求患者进行上述检查。所以,不要再抱怨医生开那么多检查单,只有做了这些检查,医生才能明确诊断你的心脏有没有问题以及问题出在哪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