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病理生理学10DIC弥散性血管内
TUhjnbcbe - 2022/5/9 15:25:00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315/4789140.html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看

一、定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高凝状态),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低凝状态),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

如图我们看一下DIC发生的过程:

首先,机体处于正常凝血抗凝血平衡

当一些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大量促凝物质进入循环,激活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凝血酶增多凝血亢进,抗凝纤溶有所减弱。广泛形成微血栓。

此时,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数量减少,导致继发性抗溶亢进,使凝血因子破坏,FDP形成。最终导致止血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

二、病因

感染性疾病31%~43%(败血症、病*性肝炎、病*性心肌炎)

肿瘤性疾病24%~34%

妇产科疾病4%~12%(子痫、先兆子痫、流产、胎盘早剥离)

手术及创伤1%~5%

三、DIC发病机制

(一)DIC的发生

组织损伤:组织因子释放(TF)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富含TF的组织有前列腺、肝、脑、肺、胰等。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失调

血细胞破坏

(1)红细胞大量破坏:异型输血导致的溶血

(2)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各种感染如败血症

(3)血小板被激活

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量胰蛋白酶入血,蛇*,肿瘤细胞,羊水...

(二)DIC的发展

高凝状态→微血栓→低凝状态→多发性出血

四、DIC影响因素,即DIC诱因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三)血液高凝状态

(四)微循环障碍

(五)医源性因素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生理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功能,也可清除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

病理生理:当其吞噬功能严重障碍或由于吞噬了大量坏死组织、细菌等,使其功能“封闭”时,可促进DIC发生。

例如:全身性Shwartzman(施瓦兹曼)反应——由于第一次注入小剂量内*素,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封闭”,第二次注入内*素时易引起DIC。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生理作用:①主要的抗凝物质,如蛋白C、AT-Ⅲ以及纤溶酶原等均在肝脏合成。②FⅨa、FⅩa、FⅪa等凝血因子也在肝脏灭活。

病理生理:当肝功能严重障碍时——促进DIC的发生。

①抗凝物质——生成↓

②凝血因子——灭活↓

③肝细胞大量坏死时——可释放组织因子(TF),激活凝血

(三)血液高凝状态

1.妊娠期——妊娠第三周开始,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血液渐趋高凝状态,妊娠末期最明显。故当产科意外时,易发生DIC。

2.酸中*——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凝血因子的酶活性增高,肝素的抗凝活性减弱,并促进血小板的聚集,这些均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DIC的发生发展。

(四)微循环障碍

休克、巨大血管瘤、低血容量——都可促进DIC的发生发展。

一方面:血液淤滞,甚至“泥化”,导致血细胞聚集,血小板黏附、聚集;

另一方面:微循环障碍所致的缺血、缺氧可引起酸中*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

(五)医源性因素

临床上不适当地应用纤溶抑制剂(如:6-氨基己酸)等药物,过度抑制了纤溶系统,导致血液黏度增高,也可促进DIC的发生发展。

五、功能与代谢变化

(一)出血

(二)器官功能障碍

(三)休克

(四)贫血

(一)出血

出血常为DIC患者最初的症状,可有多部位出血。

机制:

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

2.纤溶系统激活

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形成(FDP)

4.微血管损伤

(二)器官功能障碍

肾上腺受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出血性坏死,导致沃-弗综合征。

垂体受累——发生坏死,可致希-恩综合征。

累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脏器——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也是DIC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休克

急性DIC时常伴有休克,DIC和休克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四)贫血

DIC患者可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是指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统称为裂体细胞或红细胞碎片。这些碎片脆性高,易发生溶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理生理学10DIC弥散性血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