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祺
来源:新民周刊
从年植入第一台极其简陋的心脏起搏器算起,上海人胡根娣,是目前世界上能查到有记录的、依靠心脏起搏器生存时间最长的人。去年12月,胡根娣医院(南部)心导管室,更换了她人生中第22台心脏起搏器。
说胡根娣是“生命冠*”,不仅仅是因为她创造了依靠心脏起搏器生存时间最长的纪录,还因为她在与起搏器相伴的47年中,从未悲观失望,反而是把生活过比别人还精彩。如今74岁的她,经常和家人朋友国内国外旅游,说话开朗爽气,家里买汏烧烧样样操持。
我们完全看不出此前46年中,胡根娣曾经历34次手术,其中还有数次开胸大手术的传奇人生。就是这位上海街头随处可见的阿姨,见证了中国心脏病治疗、特别是心脏起搏器使用的一段传奇历史。
医生、家属一起研发起搏器
年,刚生好第二个孩子4个月的胡根娣,第一次昏倒。后来的一个月里,短时间的晕厥反复发生。胡根娣被诊断为病*性心肌炎,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人的心脏跳动必须依靠电的传导,她得的这种病,如同心脏电线中间完全阻断了,心脏跳不动了。”医院(南部)心内科执行主任汪芳解释说。
无奈之下,胡根娣到医院,向刘忠豫教授求助。胡根娣得的这种病,过去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病人一般只能长期卧床输注异丙肾上腺素维持生命,但随时有生命危险。年世界上第一个心脏起搏器在瑞典植入人体成功,胡根娣的疾病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安装心脏起搏器。
年11月,因为晕厥发作频繁,胡根娣还是找到了刘忠豫教授,决定冒险一试心脏起搏器。
说是冒险,一点也不夸张。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不要说引进国外的心脏起搏器,中国医生连见都没见过真正的心脏起搏器,只能从有限的信息里大概知道了心脏起搏器的作用原理。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给病人生的希望,医院的几位医生,开始自己研发心脏起搏器。年,医院心胸外科霍銮锵、方作平、内科颜和昌、刘忠豫等医师同上海继电厂的工程师们一起开始心脏起搏器的研制;年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初步获得成功。年,研发团队在中华心血管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自制的起搏器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结果,影响巨大,开创了中国起搏治疗的先河。年“文革”,研发停止。
要不要尝试这个“实验性”的心脏起搏器?胡根娣和丈夫也没底。“一起去实验室看看?”医生们提了一个建议,胡根娣丈夫是玩具厂搞设计的,欣然接受了建议,从此开始与医生、工厂技术人员一起搞研发。
今天听起来,这样的故事简直不可思议,但为了延续生命,因为医患之间无条件的信任,才有了后来的46年。
她的心脏记录了中国起搏器治疗史
年5月10日,由方作平和刘忠豫教授主刀,胡根娣接受开胸手术,心脏起搏器被植入。即时,起搏成功,仅仅六天后,起搏器故障,经检查发现为电极断裂,只能再做手术,把起搏器取出来。
一年后,胡根娣用上了第二个起搏器。年6月,方作平和刘忠豫教授再次主刀,植入了复旦大学新研制的晶体管射频起搏器,这种起搏器体积缩小到两个香烟盒那么大。术后第十天,起搏器再次故障,胡根娣又晕厥了一次。
两次失败,胡根娣无奈只能放弃了起搏器,靠卧床输液,度过了一年多“一脚踩在*门关”的日子。
年6月,工艺改进后的起搏器,植入了胡根娣的身体,起搏器工作了,不过,电极植入处的皮肤感染,螺丝接口衔接不牢等问题接踵而至。
一筹莫展之际,同年6月,国家特批从瑞士进口了两台Siemens-elema公司生产的埋藏式锌汞电池固定频率起搏器。当时仅使用了一台,刘忠豫教授多方努力争取到另一台,给胡根娣装上了。这台进口的起搏器,稳定工作了两年半,让胡根娣过上了2年多正常的生活,最后电池耗竭。
进口起搏器鼓励和启发了刘忠豫教授,他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始研制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就在胡根娣的起搏器电池即将耗尽之前,复旦大学研制的国产埋藏式起搏器,医院首次应用成功,胡根娣用上了国产的起搏器。
不过,由于国产起搏器性能仍不十分稳定,各种故障还是时有发生。从年11月13日胡根娣使用第一个国产埋藏式起搏器,到年的8年间,因为电极腐蚀、起搏器螺丝生锈、感染、电池提前耗竭等问题,胡根娣一共更换了10台起搏器,她见证了中国起搏器发展极其艰辛的一段历程。
无限信任,73岁再次挑战生命极限
年后,胡根娣用上了进口的心脏起搏器,这时心脏起搏器性能已经比较稳定,每一台的使用寿命在五六年,年更换的起搏器,一直使用了十年才电池耗尽,需要更换。
年12月,胡根娣再次回到了她一生信任的医院(南部)。汪芳主任这样说:“胡根娣女士的病史我非常熟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胡根娣女士是我们心内科一代代医护人员无一不知晓的患者。由我来为胡根娣做第34次手术,装上第22个起搏器,是承载着历史的重任,也回应了历史的呼唤,就像是接过这场时长46年的接力赛中的一棒。”
最新一代的心脏起搏器,只有火柴盒大小,可以持续工作15年左右。汪芳主任介绍,34次手术留下的疤痕和21个起搏器在体内留下的导线,给胡根娣的起搏器安装带来不小的难度。医护人员做了充分的准备,最终安全地将崭新的起搏器植入了胡根娣的身体里。
如今的心脏起搏器安装手术,与40多年前已经发生了天差地别的改变。起搏器的安装,属于微创但精细的手术,一般采用静脉途径,局部麻醉。医生在病人锁骨下2厘米处切一条长约4厘米左右的小口,将电极导线固定在心脏内膜,然后将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后放入预先制作的皮下囊袋中即可。手术时间短,病人创伤小休息一到两天,就能回家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类似胡根娣女士这样依赖心脏起搏器的生存的人,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差别。年退休以后,胡根娣已经去过十几个国家旅游。胡根娣回忆,40多年前,和她患同样疾病的一位病友,也曾有机会尝试心脏起搏器,但这位病人没有同意,随即猝死。因为经历了九死一生,胡根娣女士说:“人活着每一天,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而快乐活着!”
起搏器技术成熟,但还有人讳疾忌医
汪芳主任说,胡根娣的人生,见证了中国心脏起搏器治疗的历史,也让更多病人,看到了心脏起搏器如何挽救病人的生命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主要适应证之一为症状性心动过缓,其中最常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是窦房结病变和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对于上面这些疾病,安装心脏起搏器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尽管现在心脏起搏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汪芳已经为患者完成了几千例起搏器植入手术。但直到今天,还有不少患者讳疾忌医,对心脏起搏器充满偏见。
“我几年前曾遇到过一位企业家病人,在家晕倒过多次,我跟他说必须要装起搏器,但他说做生意资金紧张,暂时不能装。这两年,病人再也没有来看过病,我估计情况不好,如他这样的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汪芳主任说。
还有一些年轻病人,担心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对以后求职、结婚、生孩子带来影响,但其实,装了起搏器是救命,没有任何问题。
还有一类心脏起搏器,是为了预防突发性的心源性猝死,叫做AICD。公众对预防性起搏器AICD更加认识不足。汪芳主任介绍,一些心脏疾病患者,暂时还没有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昏厥现象,但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他们的心脏存在着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随时可能因为恶性心律失常而失去生命。像这一类病人,就有必要安装预防猝死的心脏起搏器。当心脏可以正常工作时,起搏器就处于备用状态,万一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这种起搏器会立即启动工作,帮助病人的心脏渡过难关。
很多患者害怕植入心脏起搏器而戴上“病人”的帽子,但事实上,与突发昏厥带来的生命危险相比,安装起搏器恐怕是必须要接受的现实。
医院(南部)心内科,汪芳和她的团队,不断地挑战着难题。她们团队安装的心脏起搏器病人里年龄最大的是岁;还有肿瘤患者。只要预期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都可以接受起搏器植入手术。
过去,安装起搏器患者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现在这一难题也已经攻克。
汪芳主任反复强调,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一定不要讳疾忌医,这个比火柴盒还小的精密仪器,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它能够换来的,是危急时刻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