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年全国高考迄今已经落下帷幕。全国31个省市,绝大多数已经公布查分时间。从已公布的情况来看,查分时间最早的是6月23日,最晚为6月26日。高考分数出来以后,短短数天时间,就要完成志愿填报。
除了高考成绩之外,志愿填报也是关系考生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填报得当,考生心想事成;填报失误,高分有可能上不了理想大学,追悔莫及。
那么,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及家长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呢?以下一一进行分析说明。为年考生高考填报志愿提供参考,助力考生顺利报考,进入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学习。
高考成绩
高校录取是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高考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通常说的高考成绩是指高考分数,但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来讲,考生在全省的高考位次更加重要。有什么样的高考成绩,就填报什么层次的高校。
对于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而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应是他们的首选,在这些学校就读,意味着站在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上,享有更多的与世界一流大学对话、交流、协作的机会,更好的成长机遇,更宽广的视野,更全面的发展,更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机会。
这些大学往往能够为考生提供更加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这样可以实现选学校和专业两不误。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有三次选择专业机会。第一次,新生入学之后虽然先按录取专业分班,但学生可按自己想学的专业选课;第二次,第一学期结束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预确定所学专业;第三次,前三个学期结束之后,学生最终确定自己所学专业。目前本科生转专业成功率为%。
高校类别
中国高校众多,有多所。按照办学主体,可分为部委、省属、市属和民办院校。
按学科分类,包括有综合类、工科类、理科类、财经类、医药类、*法类、师范类、艺术类、*事类等。
按照学校评级性质,分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一本院校、二本院校、高职专科院校等。
“双一流”、“”、“”这些标签,不仅仅代表着高校的“名声”,更是高校办学层次、实力的体现,对于考生个人发展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学习成长的平台、机会、资源、氛围,以及将来就业升学的平台和市场认可等。
在选择学校时,一般原则是按照学校评级类别进行初选,在此基础上,再按学校排名及所在省份的录取分数、位次作进一步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录取分数不一定比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分数高,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学校录取分数就超过一些双一流大学。
招生专业
当今社会,不但高校多,招生专业也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也经常举棋不定。
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也要考虑该专业的学术水平、师资力量、就业前景以及往年招生情况。当个人专业意向不明确且个人成绩较高时,可优先考虑国家一流高校或一些高校中的国家一流学科,获得更高的平台;当个人专业意向不明确且个人成绩具备一定可选空间时,可去深入了解一般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选择这些高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实现报考利益最大化;当个人专业意向不明确且成绩不具有一定优势时,可根据高校往年录取情况并结合今年报考实际,做好报考志愿梯度安排,防止志愿落空。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专业,不能盲目挤“热门”。专业就业前景的“冷热”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学生本人与某个专业的“适配度”是影响考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感兴趣,能发挥个人特长的,才是适合自己的专业。
地理位置
一方面是指学校离考生家距离的远近。有的家长及考生希望学校离家近一些,而有的更愿意学校离家远一些。这取决于考生和家长的意愿。
另一方面是指学校所在的城市。不同的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更是视野、平台和未来发展空间的差异。
选对了城市,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就业前景。选错了城市,学生的视野和见识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
选择什么样的城市来度过大学时光,也是考生及家长需要好好考虑的重要因素。
学生特质
学生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喜欢经商理财,还是建筑设计?是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还是在手术台前治病救人?对数字敏感,还是对文字感兴趣?是否能够较长时间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感兴趣的事物中去?
学生的兴趣、喜好对于专业选择至关重要。毕竟,考生所学专业与今后的就业和升学密切相关。若是考生能够进入一个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专业学习,他会得心应手,就算再苦再累,也不会抱怨;反之,若是进入一个考生非常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学习,他很难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更有甚者,会出现挂科、留级等不良情况,对于学生的保研、考研、出国留学甚至就业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建议根据学生的特质来选择适合的专业。
往年录取分数及位次
通常情况下,高校录取人数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学校或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尤其是位次对于考生报考非常重要,可作为重要参考,它往往能够帮助考生选择理想的学校和专业,避免报考志愿产生过大偏差。
对于新高考改革省份的学生,在参考往年录取分数时,需要充分考虑一些变量,一是高校不同专业组的录取位次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高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可能会因为得到更直接的被选择机会,而在录取位次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二是由文理分科到选考科目限制的改变,往年高校以文理科为录取群体分类的录取位次的参考意义有一定的降低。
建议考生,可通过高校招生网查阅高校近年各专业录取情况,并了解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情况,综合二者,结合自身分数和今年报考变化,合理报考。同时,受从文理科分类转变到选考科目组合这一变化影响,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可参考往年高校录取情况,适度扩大自己分数覆盖的院校志愿录取分数区间,以防志愿落空。
选考科目
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应注意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通过查询学校发布的年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充分了解高校招生*策,特别是录取原则,考生及家长要仔细研读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设定要求,考生自己的选考科目一定要符合拟报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避免因不一致影响录取。
身体条件
考生的身体条件会直接影响到专业录取和未来发展。考生应事先了解自己的高考体检结果,认真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招生章程或简章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
如,色盲、色弱的学生,应尽可能避开化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若是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绿、兰、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再如,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不宜就读环境科学类专业。
结语
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高考成绩、高校类别、招生专业、地理位置、学生特质、往年录取分数及位次、选考科目、身体条件等八大因素,不可一概而论,要做到因人而异,仔细斟酌,用心填报,方能如愿以偿。
衷心祝愿各位考生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我是不负韶华爱教育,致力于发现生活之美,传播正能量,用教育启迪智慧,点亮心灵。不负韶华,教育先行!欢迎